公元1674年农历五月初三,这一天对于康熙皇帝来说,是充满了复杂情感的一天。他欣喜若狂,因为他的正宫皇后赫舍里氏为他诞下了嫡长子胤礽,这是康熙梦寐以求的继承人。然而,令人痛心的是,年仅21岁的赫舍里氏在生产后不久便香消玉殒,给康熙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
回溯到公元1665年,为了巩固政权并笼络老臣索尼,孝庄太后打破了清朝后宫只能选蒙古族女子的传统,特意为年幼的康熙选定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入宫。正是由于索尼家族的支持,康熙才得以顺利扳倒权臣鳌拜,而当时具体执行这一策略的,正是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。索尼家族对康熙亲政的贡献极大,加之康熙与赫舍里氏年纪相仿,这也使得康熙对皇后格外宠爱。
展开剩余80%赫舍里氏在生下胤礽之前,还曾诞下一名叫承祜的儿子,但这孩子不幸早夭。尽管生育胤礽的过程极其危险,赫舍里氏仍然拼尽全力,以自己的生命为康熙留下了宝贵的嫡长子。康熙为人重情重义,胤礽不仅是他的嫡长子,且承祜生前聪颖伶俐,康熙因此对胤礽寄予厚望。不到两岁时,胤礽便被立为皇太子,成为朝廷未来的接班人。
康熙对这个继承人极为关注。有一次,胤礽不幸染上了严重的天花,康熙为了确保他能得到最周到的照料,不惜将政务全部交给大臣,亲自守护在胤礽床前。为了让胤礽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,康熙从多方面进行培养,除了聘请名师教授之外,更在胤礽年幼时就为其树立声望。清代史料记载,胤礽五岁时便能连射五箭,准确射中一只鹿和四只兔子;到八岁时,整个大清已经传闻他能弯弓射杀猛虎。
清朝历史上,幼年能搏虎的皇子仅有两位,一位是胤礽,另一位则是日后被称为“十全老人”的康熙本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十全老人”也是在康熙亲政期间,表现出非凡的勇武。可以看出,康熙培养继承人的方法始终如一。
胤礽12岁时,已通读完所有的“四书五经”,并且对内容了然于心。据说,当朝鲜使臣在奏表中未避讳皇太子名讳,因而被严厉惩处。总的来说,康熙无时无刻不在为胤礽铺设登基之路,心中早已认定他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。
然而,胤礽本人却难堪大任。纵观历史记载,关于胤礽的贡献寥寥无几,虽有后代帝王如雍正对其形象有所修饰,但胤礽自身才干有限的可能性更大。公元1696年,康熙亲自率军讨伐噶尔丹,留胤礽在京监国。原本这是胤礽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,却因能力不足,不仅未能给康熙长脸,反而留下诸多麻烦,让康熙回京后不得不为他善后。
见此情况,康熙在后来的西北视察中又将胤礽带在身边指导,但胤礽表现依旧不佳,康熙中途便把他遣返。回京后,康熙一连处理了数名胤礽身边的亲信,认为他们败坏了太子的品行。与此同时,康熙开始对其他皇子加以封赏,众人渐觉胤礽渐失皇帝宠爱。
即便如此,若胤礽能安分守己等待继承皇位,虽然不见得能成为有为之君,至少能依靠康熙的庇荫安稳度日。然而,胤礽没有做到这一点,反而越走越远,踏上了歧途。
据记载,胤礽的叔祖索额图,出身名门世家,曾助康熙整治鳌拜,因此深得康熙信任。虽然索额图多次犯错,康熙仍因旧情及其在太子身边的重要地位,屡次宽恕并重用他。自从胤礽令康熙失望后,索额图也开始偏离正道。
他先联合了一批被康熙罢黜的老臣,随后又组织了一个小团体,威胁在职官员加入他们阵营,目的就是让这些官员支持胤礽。尽管索额图曾是和明珠并驾齐驱的权臣,但其政治手腕远不及明珠。康熙不仅能够亲自猎熊杀虎,且多次御驾亲征,处理鳌拜和三藩叛乱显示了他的才智与魄力。相比之下,索额图办事多有失误,甚至在关键的三藩裁撤问题上都表现拙劣,怎能奢望自己组建的小圈子能撼动康熙的决定?
康熙发现索额图的阴谋后,采取了果断措施。公元1702年,康熙南巡时带上了太子,胤礽却不知为何在山东生病,康熙只得亲自回京,将胤礽留在山东养病,并特地召索额图陪伴太子。待索额图与胤礽关系密切后,康熙开始公开发出谕令,严厉指责索额图及其党羽“结党议论国事”,“妄行结党”,并称“朕皆访知”,若不出手,事态必将恶化。证据确凿之下,索额图于次年被处死。
索额图被杀后,康熙在1709年第一次废除了太子胤礽。废太子前夕,康熙还公开谴责索额图“潜谋大事”,认为胤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,索额图起了关键作用,他是“本朝的第一罪人”。
综上所述,康熙对索额图的深仇大恨,根源在于索额图将他的继承人引向歧途。若无索额图的教唆,以胤礽的能力,他绝不会胆敢有对抗康熙的举动;若无这些行为,康熙或许还会给予胤礽更多机会,也就不会有后来九王夺嫡的惨烈局面。索额图所毁的不仅是一个太子,更是一段历史,他的死,实属罪有应得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保利配资-炒股配资找配资-正规股票平台-配资之家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